从严治党 治于初萌
2015-03-31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——让纪律挺起来立起来严起来

      ●纪律是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凭借的抓手,只有纪律挺起来,全面从严治党才不会流于口号与形式。   

      ●纪委不能把全面从严治党混同于、缩减为处理少数有严重问题的干部,不能只重反腐败斗争而轻党风廉政建设。  

      ●治标要入微,关口要前移再前移,用纪律的尺子去量党员干部的行为。

    全国两会闭幕后,又有包括云南省委原副书记仇和在内的4名省部级官员“落马”。这些干部,几乎都算得上“能吏”,却为何走到今天这步田地?  

    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两年多来,“管”的不过是一辆车、一瓶酒、一顿饭、一张贺卡,等等,却使党风政风社风民风为之一新,个中缘由何在、规律何在?

    协调推进“四个全面”战略布局,纪检监察机关如何把全面从严治党赋予的责任担起来?抓手是什么?  

细细想来,这些问题似乎都指向一个关键词——纪律。

    纪律是管党治党的尺子   

      党的先进性既决定了党纪的静态规定应该严格于国法,也决定了党纪的动态执行应该提前于国法

    管党治党靠什么?要靠党内规则、严明纪律。纪律是管党治党的尺子,纪律建设就是治本之策。  

    在湖南省法学会廉政法学课题组组长邓联繁教授看来,把纪律建设作为治本之策,体现了纪律的本质属性,即党章规定的“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”。

    “规则是制度的基本表现形式,具有普遍性、稳定性、反复适用性。既然纪律是行为规则,那么纪律建设自然就是治本之策。”邓联繁说,纪律是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凭借的抓手,只有纪律挺起来,全面从严治党才不会流于口号与形式。

    把纪律挺在前面,党纪严于国法是必然要求。邓联繁认为,党的先进性既决定了党纪的静态规定应该严格于国法,也决定了党纪的动态执行应该提前于国法,即执纪应该主动一步、先行一步,通过防止党员违纪而阻却、遏制党员违法,而不是单纯地在党员已经违法后被动跟进。

    党的十八大以来,纪律建设不断加力,但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。

   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,一些人无视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,为了自己的所谓仕途,为了自己的所谓影响力,搞任人唯亲、排斥异己的有之,搞团团伙伙、拉帮结派的有之,搞匿名诬告、制造谣言的有之,搞收买人心、拉动选票的有之,搞封官许愿、弹冠相庆的有之,搞自行其是、阳奉阴违的有之,搞尾大不掉、妄议中央的也有之,如此等等。

    令人触目惊心的衡阳贿选案、山西塌方式腐败等,其背后都是纪律松弛、政治生态恶化的影子。而从巡视反馈的情况看,除违反政治纪律、组织纪律问题严重外,其他违纪问题同样不乐观。如在财经纪律方面,一些党员干部贪污挪用社保基金、扶贫资金、惠民资金等“救命钱”,性质十分恶劣。

    “不以规矩,不能成方圆”。巩固党的执政地位,提高党的执政能力,协调推进“四个全面”战略布局,离不开严明的纪律。专家建议,一方面要用好纪律这把尺子,让纪律真正挺起来,越往后执纪越严;另一方面,在重点把政治纪律、组织纪律、财经纪律挺起来的同时,宣传纪律、人事纪律、保密纪律、外事纪律等,也不可偏废,不能有禁区、盲区。

    “破法”始于“破纪”  

        小毛病不早发现、早提醒、早叫停、早处置,就会把问题拖大、把“苍蝇”喂肥  

     “我头上缺少党纪国法这根高压线,忘记了为人为官的底线,私念像精神鸦片,闯下大祸......”这是南京市原市长季建业在接受组织调查时写下的“万言悔过书”中的一段话。

    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刘铁男在法庭作最后陈述时同样表示,“后来放松了要求,价值观出了问题”,利用手中人民给的权力谋取私利,甚至“没认清是在违法还是在违纪”。

分不清违纪与违法?说明根本没把违纪当回事!

    正所谓,千里之堤溃于蚁穴。刘铁男也好,季建业也罢,抑或是因痴迷于玉石、书法、摄影等“雅好”而走上歧途的倪发科、陈安众、秦玉海,无数案例表明,领导干部往往从破坏规矩、违反纪律开始,进而违法。

蜕变的过程,固然内因起着决定性作用,但监督缺位的外因,也在无形中扮演了重要的“推手”。

监督为什么跟不上?在专家看来,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些党组织和监督执纪部门只抓大不抓小,疏于日常管理,以致养痈贻患。

    一位基层纪委工作人员就坦言:“总认为纪委就是办案,查处贪腐才能立威肃纪,注重的是大要案查办,对一些违反组织纪律、财经纪律的‘小节’却麻痹大意。”

“小节”不小,危害甚大!

    福建省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干部郭晟表示:“‘小节’折射的是渐渐松动的廉洁防线,也往往成为党员领导干部党性上的‘易撕口’,把他们推向腐败的不归路。要堵住这些缺口,必须坚决地把纪律挺在前面。”

    “我们通过查办案件也发现,如果第一次违纪或者前期违纪就被处理,这样的干部在以后的工作中会更明白违纪所付出的严重代价,也更懂得要遵纪守法、走好人生每一步。” 杭州市纪委第二纪检监察室干部胡海江介绍说。

    在中国社科院廉政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高波看来,对小毛病、小问题如果不能早发现、早提醒、早叫停、早处置,就会把问题拖大、把“苍蝇”喂肥。就会造成整个反腐败战略的被动。

    回归本职,动辄则咎

     纪委既要“打虎拍蝇”,也要抓早抓小,决不能“退到法律的底线”

    如何让纪律挺起来、立起来、严起来?执纪必严、抓早抓小、动辄则咎,可谓题中应有之义。

高波认为,纪委首先要回归到本职上:“治党从哪里抓起?从依规抓起。依规就是要回归本职,正党风,肃党纪。”

    党章规定,纪委的主要任务是“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,检查党的路线、方针、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,协助党的委员会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”。可以说,这就是纪委职责定位的根本依据,这也要求纪委既要“打虎拍蝇”,也要抓早抓小,决不能“退到法律的底线”

    “纪委不是党内的公检法,纪委要像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一样,依据党章党规党纪开展监督执纪问责,维护纪律的严肃性。”宁夏回族自治区纪委宣传部干部王升表示。

党的十八大以来,正风肃纪成效明显,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八项规定精神的落地生根。据统计,截至今年2月,已有3.3万余人因违反八项规定精神受到党纪政纪处分。通过抓“小节”,党风明显好转,进而带动政风民风转变。

    “这就是回归本职的结晶。”高波表示,查大案是政绩,纠小错也是政绩。风气不是一天形成的,风气的转变也不是一蹴而就的。治标要入微,关口要前移再前移,用纪律的尺子去量党员干部的行为,做到小切口、大纵深,小题目、大文章。

    “纪委不能把全面从严治党混同于、缩减为处理少数有严重问题的干部,不能只重反腐败斗争而轻党风廉政建设。”邓联繁认为,纪委要聚焦党的纪律、严惩违纪行为,切实把面向全党的日常监督执纪问责作为纪律检查工作的重头。

    执纪必严、抓早抓小、动辄则咎,意味着触犯了纪律就要及时处理,决不能放任自流,必须让违纪者付出代价。除纪律处分、移送司法以及降级等“手段”外,“扯扯袖子、咬咬耳朵”也是重要的工作方法。

    信访是党员干部问题线索的主要来源渠道,不少“小节”就是通过信访发现的。对此,福建省纪委信访室主任郑培华表示,信访举报部门在受理和处理检举控告中,对性质严重的问题线索,经筛选后移送相关部门办理;对党员干部苗头性、倾向性以及违规事项、轻微违纪问题,也要通过信访监督,及早提醒、教育,避免从 一般违纪发展到严重违纪、甚至堕入犯罪深渊。

    杭州市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柴国庆介绍说,杭州市纪委2013年以来开展党员干部谈话提醒教育工作,对单位或个人出现苗头性、倾向性问题等三大类十种具体情形,开展谈话提醒教育。

    高波还建议,建立领导干部言行的负面清单,进一步明确什么是“底线”、“红线”;建立抓早抓小的长效机制,倒逼领导干部收手、收心。(记者 瞿芃 发布时间: 2015-03-27  来源: 中国纪检监察报

 

上一篇:湖南出台“两个责任”追究办法下一篇:转发湖南省纪委办公厅通知
联系我们

学校地址: 湖南省邵阳城南梅子井学院路

联系电话: 0739-5302313

学校邮编: 422004

学校传真: 0739-5302313

国家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

在湘招生代码: 4715

国际代码: 12600

Coptyright©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4005206号-1 湘教QS3-200505-00672 湘公网安备 43050302000228号